关注公众号
2019年过了一半,求学路上的你是否感受到不少变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多部门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都出了大招,中国政府网(微信ID:zhengfu)、国务院客户端带你一起回顾——
1、禁止妨碍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要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除送入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或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相关社会组织外,不得以其他方式组织学习替代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不得擅自决定是否接受义务教育及具体方式,应当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校外培训机构
不得违法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开展全日制培训,替代实施义务教育。不得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广告,不得诱导家长将适龄儿童、少年送入培训机构,替代接受义务教育。
2、中小学生要减负!
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
考试——
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
课余生活——
安排孩子每天进行户外锻炼,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体育活动,培育1—2项体育运动爱好。
睡眠——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
3、高中生活有新变化!
新课程新教材——
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促进普职融通——
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推进选课走班——
指导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
优化教学管理——
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4、高职扩招100万人!
扩大招生——
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以及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列计划。
就业待遇——
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福利补贴——
完善和落实相关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
5、职业教育这样改革!
从2019年开始,
1+X证书制度试点——
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
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增加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名额
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5万名增加到6万名,增加的名额全部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8月8日晚8时
二青会开幕式震撼开场
青春的约会 拼搏的舞台
有着5000年厚重文明的山西从来不缺乏青春力量的驱动这是3700多万山西人从未有过的一次共同选择
迎二青盛会 赏山西风光
整个城市都在欢呼
敞开胸怀拥抱
古老的太原正青春
古老的中国正青春
青春在这里绽放活力
山西十大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遍布三晋南北二青会向全国推介了山西十大旅游目的地
有“唐风晋韵,龙兴之地”的省会锦绣太原
集“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于一身的“六朝古都,九边重镇”大同
有自然景观奇秀人文景观奇美的“清凉太行,康养美地”晋城
有晋冀要冲、人文厚重的“红色热土地,中共第一城”阳泉
有黄河、长城、太行汇于一境山、水、关、城胜境遍地的忻州
有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尧舜故都、爱情圣地永济
有人文资源古老,民俗风情独特的“华人老家,寻根圣地”洪洞
有“雁门虎踞,古城龙盘”山川优美、人文荟萃的代县
有文化内涵丰富的“尽孝行义之地,文化艺术之乡”孝义
以及吕梁福地,黄土风情土豆花开遍地美的避暑胜地岚县来山西必去的休闲娱乐项目此外二青会还推介大同方特欢乐世界《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又见五台山》大型实景演艺太谷孟母文化园、孝义梦幻海水上乐园太原台骀山滑世界、晋城司徒小镇徒步大朝台、中国走西口户外主题公园等来山西必去的休闲娱乐项目
用二青盛会展示山西形象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二青会赛程表
比赛从8月8日~8月18日举行
您想看的项目哪天比赛 场馆在哪儿这里统统都有
精彩赛事等待您一同见证!
购票信息
搜索“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进入官方网站点击“在线售票”选择您想观看的比赛场次比赛日期在线选座后即可进行购买赛事门票
8月正值高招录取阶段,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国家都有哪些资助政策?
教育小微和大家念叨一下,咱们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政策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1、政府资助
资助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含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等)、孤儿和残疾儿童。
2、幼儿园资助
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
3、社会资助
各地建立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
1、免学杂费
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免费教科书
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纳入补助范围,补助标准按照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的50%核定。
4、营养改善计划
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地方因地制宜实施营养餐地方试点。
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地方政府资助项目为主,学校资助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1、免学杂费
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2、国家助学金
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3、地方政府资助
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
4、学校资助
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
5、社会资助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以国家奖学金、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顶岗实习、学校资助和社会资助为补充。
1、国家奖学金
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奖学金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2、免学费
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分区域确定。免学费标准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学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
3、国家助学金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分区域确定。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4、顶岗实习
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5、学校资助
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6、社会资助
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资助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
1、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专科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
4、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
5、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对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6、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前正在就读的高校学生(含新生),按国家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高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学生实行学费减免。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7、师范生公费教育
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其他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向所在院校咨询相关政策。
8、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中西部生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可申请入学资助项目,解决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学生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9、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10、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 学费减免。公办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可获得减免学费资助。具体办法由高校制定。
■ 辅助措施。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
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全面享受本专科生政策,奖助学金标准更高。
1、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3、国家助学金
资助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硕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4、“三助”岗位津贴
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5、其他资助政策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